k8凯发(中国)

清研智库:新加坡的经验显示付费难以改变人们对塑料袋的依赖

新加坡以环境清洁、城市优美蜚声全世界,虽然只是一个小红点,可是新加坡却占据着多个全球第一的宝座,除了全球第一机场,世界第一喷泉等等好名声之外,新加坡还牢牢占据着全世界人均生产最多塑料垃圾的尴尬宝座。2020年6月的统计中,新加坡每人每年平均会生成1400公斤的固体垃圾,人均每天将生产3.72公斤的固体垃圾,其中超过一半是塑料垃圾,包括塑料瓶和塑料袋等等。

仅仅10分钱就能重塑购物习惯和塑料使用量吗?新加坡杂货零售商Fairprice的 “无塑料袋 “试点似乎表明,这是可能的。自2019年11月起在新加坡25个网点对每个塑料袋收取1至2毛钱,参与网点70%至90%的顾客拒绝使用塑料袋。这一举措节省了1560万个塑料袋,因此Fairprice决定从2020年11月起再延长一年。

一些零售商如宜家和Cotton On早已完全取消了塑料袋。而这一势头也随着更多品牌的加入而愈演愈烈。从2020年12月起,屈臣氏也开始对其100家门店的塑料袋收取每个10美分的费用。

除了塑料袋,外卖餐盒、吸管和餐具许多商家都不免费提供,需要对其收取20至50美分的费用。

01新加坡仍被塑料包围

更高的环保意识和全球的行动使塑料成为一个肮脏的词。它已经成为丑陋的消费主义和无意识浪费的代表。根据美国国家环境署(NEA)的统计,新加坡在2019年产生了93万吨塑料垃圾。其中,只有4%被回收利用。

对塑料袋和外卖餐盒收费似乎对新加坡人的生活习惯产生了一些影响。塑料似乎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从医疗用品到卫生用品和食品储存,都离不开塑料。不管喜不喜欢,生活中总是被塞满了塑料。从网上买的东西被装在几层气泡膜和塑料包装里;去超市买东西,理货员会贴心的给商品分类,然后分别套上塑料袋。香蕉要单独装袋,饮料、西瓜这些重物要套两三个袋子,大件商品会给用大塑料袋装好,还要用小塑料袋做一个把手方便提回家;去咖啡店打包咖啡,热的要用泡沫塑料杯子加一个塑料小勺子,为了不烫手方便提还要加一个塑料绳;冷的就更有新加坡特色,直接用塑料袋装好再插一根吸管。

人们可以对塑料袋说 “不”,但要完全消除塑料袋,就必须重新安排日常工作。只有专门的零售商才会提供无塑料的杂货和食品,通常价格都很高。人们得提前计划好社交活动和外出就餐,决定是在家里吃还是外卖,并带好必要的容器和足够的水,以维持一天的生活。

02塑料成为许多现代卫生习惯的一个关键部分

另一个问题是,塑料已成为许多现代卫生习惯的一个关键部分。一个实际问题是,许多人在垃圾桶里放上塑料袋。所以,除了劝阻消费者不要拿塑料袋外,创新者或许还能想出可行且实惠的无塑料解决方案来清理垃圾。

基本的卫生习惯是另一个棘手的问题。一个婴儿平均要穿2500到3000个纸尿裤,这些纸尿裤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塑料。

不仅仅是婴儿。据估计,普通女性一生中也要用掉5000到15000个护垫或卫生棉条。

然而,对于一小部分女性来说,清除塑料已经成为一种讨伐。然而,尽管如此,有多少女性会采取这种变革性的方式来处理如此私人的东西呢?

03国家层面政策规划

目前新加坡的政策规划是「零废弃国家」(A Zero Waste Nation),目标在2030年将整体塑料回收率提升至70%(包含家用与非家用塑料废物)。主要以两大方向执行:

1、 预防废弃物

新加坡政府推动「新加坡包装协议(Singapore Packaging Agreement,简称SPA)」,SPA类似生产者责任系统(EPR)的概念,鼓励企业减少包装量,且期望能做到超越法规限制的程度。并以SPA标章使民众易于辨识,进而选择有参与协议的商品,在2021年将会强制执行。并且要求百货公司及饭店业者每年都必须提出废弃物报吿,也禁止新的餐饮商家使用一次性餐具。

2、 推行国家回收机制

推行「国家回收计划(National Recycling Programme ,简称NRP)」。在住家方面,凡4层楼以上的住家就必须设置双滑槽分类系统,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并且设计「myENV」APP可以实时看到周遭的公共垃圾桶、垃圾站,降低一般住户回收门坎以提升回收率。在企业方面,要求公司及会展产业遵守「3R指导手册」进行分类,并针对饭店业及百货商场推出「3R奖」奖励遵守回收分类原则的业者。

04齐心协力,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消费者如果能更加注意日常生活方式,肯定会有所帮助。简单的生活方式改变,如自带水瓶和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重复使用塑料,避免使用设计不当的一次性产品和使用过量塑料包装的品牌,可以对商业惯例和产品设计产生连锁反应。

但这个责任不应仅仅落在个人身上。现代世界有太多的东西是用塑料建立起来的,因此,要想重新想象一个没有塑料的世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需要的是可行的解决方案。除了可行的垃圾处理方案外,在公共场所和商场增加饮水机,就可以减少对塑料瓶的需求。快速消费品(FMCG)巨头们也可以发挥他们的力量,重新思考产品的设计,提供更实惠的无塑料牙刷、牙膏、洗发水、香皂、护肤品、洗涤剂、棉花棒、尿不湿和卫生护垫,而不是让那些可能收费较高且不容易获得的小众品牌来做。

问题或许不仅仅在于塑料本身,还在于它所催生的丢弃文化。如果品牌和产品设计师能在设计上多花点心思,让产品经久耐用,我们就能杜绝一次性塑料,减少浪费。

新加坡科学家还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将塑料瓶和废弃物变成气凝胶,这是一种轻质、高绝缘和高吸收性的材料,可以用来增强建筑物的隔热和隔音效果,铺设阻燃外套,制作二氧化碳吸收面罩,清理漏油等。

事实上,如果政府、公司、科学家、设计师、建筑师和个人齐心协力,重新设计和重塑现代生活,也许有一天,人们终于可以不用再争先恐后地购买塑料制品。

本文来源于CNA,清研智库李梓涵编辑整理

相关文章